台州市司法局念好“新、便、实”三字诀 有效提升群众法律援助获得感 | ||||||||
| ||||||||
近年来,台州市司法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扩面降槛、惠民改革、载体创新工作,努力在“新、便、实”三字上下功夫,有效提升了群众法律援助获得感、幸福感。2018年,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943件(受理数创历史新高),解答法律咨询28064人次,共收到锦旗、感谢信56面(封),回访受援人1200人次,满意率96.5%;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被省司法厅命名为首批省级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一、扩面降槛重“新”,打造法律援助“台州样板” 一是创设法律援助费用分担机制。制定出台《台州市法律援助费用分担机制试点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法律援助费用分担试点工作,探索解决中等偏低收入群体无完全能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问题,为全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援助形式提供“台州样板”,2018年共受理费用分担法律援助21件,系全省唯一开展此项工作的地市。二是创设行政诉讼法律援助全覆盖工作机制。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建立行政诉讼案件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将因经济困难或诉讼实施能力较差的当事人全部纳入行政诉讼法律援助范围,2018年共办理行政法律援助案件39件(全省共201件),办件量居全省第二位。三是创设拥军优属法律援助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举办“法律援助进军营”启动仪式,建立规范化涉军法律援助工作站11个,为台州军分区和9个县(市)区人武部配备人工智能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11台,编印《台州市法律拥军工作纪实》,实现军人军属法律援助零遗漏、零距离、零障碍。2018年共办理涉军法律援助76件,解答涉军法律咨询1200余次。 二、惠民改革重“便”,跑出法律援助“台州速度” 一是优化“全城通办”。制定出台《台州市法律援助“全城通办”实施方案》,打破管辖受理藩篱,由申请人自主选择就近的法律援助中心或工作站提出申请,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办”的需求。2018年全市通过“全城通办”形式共受理法律援助244件。二是优化“一证通办”。对农民工讨薪、工伤、追索扶养费等事项,申请人只要本人身份证就可提出法律援助申请,无需提供其他任何证明材料。2018年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通过“一证通办”受理法律援助858件次。三是优化“一窗通办”。出台《台州市法律援助审批主办责任人制度实施方案》,以法律援助机构负责人充分授权的形式,申请人在一个窗口就可当场办结从申请到出具《给予援助决定书》再到确定案件承办人的所有流程,服务办结时间从原先1小时/件压缩至目前的10分钟左右。 三、载体创新重“实”,培育法律援助“台州亮点” 一是创新“法律专家门诊”。由26名律师事务所主任或市律协理事等资深律师组成的专家团轮流定期“坐诊”,无偿为群众重大疑难复杂法律问题提供意见和解决方案。2018年共开设专家门诊37期,累计服务群众517批742人次。二是创新法律援助流动岗。市县联动,组织法律援助流动岗志愿者小分队,利用晚上或节假日时间,深入社区、车站、工业园区、人才市场等场所,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援助受理等服务。并在有效构建实体、网站、微信、热线“四位一体”服务网络的基础上,为35个中心、站点配备了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解决基层或偏远地区群众获得公共法律服务难问题。2018年共开展法律援助流动岗180余场次,直接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三是创新法律援助宣传阵地。与台州城市网、网易台州、搜狐台州等新媒体合作,开设“我的法援故事”宣传专栏,将工作纪实、典型案例、亮点工作等以法律援助人员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常态化呈现,打造台州法援新媒体案例库。2018年共撰发“我的法援故事”150篇,发布各类服务指南、法援风采、活动预告等信息29期次,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形象。 | ||||||||
关闭窗口 | ||||||||